English

《良心》:超越电影本身的电影

1999-05-27 来源:光明日报 王兴东 我有话说

我有机会随剧组到下边走走,听听观众对影片的反映,真没想到这部以朝鲜族妇女崔福顺真人真事编写的电影《良心》,进入市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,这部电影在上海市大光明影院首映后,1500名观众含泪当场向烈士遗孤募捐2145.40元,这部没有大腕明星,有着很不起眼片名的电影,上海永乐电影公司把它称作“重磅催泪弹”。为此,发行商们竟然搞了一场不收钱先看电影,看完电影,凭良心付款,不感动可以不付钱的活动。令人兴奋的是,上海票房收入已达370多万元,超过进口大片《尖锋时刻》、《花木兰》。浙江省订了18个拷贝,票房已达到200万。新疆仅乌鲁木齐市收入72万元,观众达164823人次,看到这通过实践得出的结果,比得奖杯更让我高兴。

作为编剧我可以回想到当初这个故事对我的感动,朝鲜族小姑娘金红莲,她的妈妈白花子是延边和龙市农行储蓄员,在同抢银行的歹徒搏斗中牺牲了。一年后,她的爸爸也病死了,当时小红莲只有两岁,同她妈妈一起与歹徒搏斗的身负重伤的崔福顺,当年19岁,还没有结婚,毅然收养了她。这个事迹经报纸宣传后,远在新疆一个不愿露名的“金穗”,每月给小红莲寄20元钱来,三年来从未间断,农业银行多方查找,也没有找到“金穗”。后来又出现一个隐姓埋名的“白云”,给小红莲每月寄钱,于是,又引出寻找白云的故事。

像这样有着完整的开端和高潮结局的故事,充满人间真情,从延边少数民族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善良的人们,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谊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。我在延边地区当了五年边防兵,走遍了延边的山山水水,朝鲜族人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,尤其是朝鲜族妇女,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地感动过我。这个题材是生活为电影准备的好素材。凭良心说,这是我熟悉的那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,如果不写成电影我心里不能平静。这是我继《离开雷锋的日子》之后,又一个有关道德的好题材,又一次写一个活着的普通人。

我是凭良心写这个剧本的,我多次采访崔福顺,从她心灵中看到一位朝鲜族妇女的博大的爱心,我之所以敢用真人真名写活着的人,就是因为我对人物特别熟悉,对延边民族风情有所了解,当一个人为了正义而见义勇为,不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人,这行为在社会上都能唤起人们的良知,白花子英勇的牺牲感动了崔福顺,崔福顺的行为唤起了新疆的金穗,金穗死后又引出白云来,后来知道她是布依族人……爱是能够传播的,爱是能够沟通的,爱也是能够燃烧的,从延边燃起这正义和爱心的火种,在媒体传播下,从长白山下一直燎原到天山脚下,这是民族大家庭的爱心,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友情,多少次我被这深厚的民族间的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
《良心》的导演是锡伯族的广春兰,摄影师是蒙古族的格日图,我是满族作家,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民族团结的结晶,真没想到一条不足三千米的胶片,成了沟通民族之间情感的窗口,将长白山下的一个朝鲜族的故事连续到全国各族善良的人们,《良心》是一朵金达莱花,它绽开在今天呼唤全民族大团结的春天里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